月季属温带原产的落叶植物,有必需的耐寒力,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栽时需埋土保障越冬,其他地区可露地自然越冬,喜阳光,对日照长短无严格需要求,因而可以不断开花,盛热天节多停止生长,开花也少。冬季如进到高温温室则呈常绿状态而继续开花,但对来年生长不利。对土壤需要求不严,喜中性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和黏壤土,能耐弱碱.在沙土和酸性土中生长不良,耐肥力强,需常常补冲肥料才能不断开花。
月季花的栽培技术 月季花的繁殖办法
月季的繁殖以营养繁殖为主,可扦插、嫁接、分株、压条等,以扦插、嫁接应用最多。
1、扦插繁殖
月季的扦插繁殖,开始需要做好扦插温床的预备工作,需要在温床里装入酿热物,如马粪或树叶,浇水压实,基本都会造成―定的热量。从月季的母株上剪下花落后的半木质化的枝条,长度在10厘米上下,大多数枝条有3个芽眼,需要把插条下部的叶片全部剪掉,只留顶端两片叶子做好光合作用,叶片留的不可以过多,消耗了茎内的养分和蒸发广泛的水分,插条的基部剪成“马蹄”斜形,放在清水盆里避免风干,需要立刻扦插。月季生根最适宜的溫度20―25℃,大多数8℃以上才能开始船生根。若冬季地温低于8℃,扦插后很难生根。当春季气温回升后,除要注意床面喷洒外,不可忽略床的水分,否则因缺水,插条枯萎,甚至已生根的小苗也会被干死。检测基质的办法是用手插入土壤深8―10厘米处,取出少许,若手捏成团则说明水分合适,捏不成团则表明土壤缺水。先需要用―个木棒扎孔后在把插条扦插在沙孔里用手按实,插的深度为插条的1/3,间距以叶片不搭在一块为宜,插完后需要立刻用细喷壶浇水,浇透,把床沙洒实后用塑料薄膜盖好,遮阴1周,叶片喷洒每天1―2次,伤约1周以后开始愈合,一个月上下可生根移植,在移植时需要做到根黏泥浆,边挖边栽,在泥浆中掺入1%―2%的硫酸铜和0.50%上下的尿素既可避免根烂又可促进幼苗生长和成活。上盆前把花盆排水口垫上碎瓦片,加入混合土,然后将幼苗带土栽入盆中,分层生产加工压实,栽后浇透水1次,放在阴棚下7―10天后,移到通风向阳处,上盆后每天浇透水1次。
2、嫁接繁殖
嫁接是繁殖月季的关键手段、嫁接时,砧木的选十分至关重要。插条来源足够,生根容易,能适应该地的气候条件,与接穗有非常好的亲和力,现在国内常用的砧木为蔷薇。休眠期嫁接常使用枝接,在春季叶芽萌动以前。生长期嫁接常使用芽接。
月季花的栽培技术 月季花的栽培管理
月季的栽培包括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
1、设施栽培(盆栽)
月季是喜光植物,但光线过强对花蕾发育不利,但在阳光不足处生长,枝条纤细。月季从萌芽到开花约45天,生长最适溫度15―25℃,在此溫度范围内开花大而美丽,到30℃则生长缓慢,30℃以上开花的花朵变小,花色变淡,2―3年苗上盆时需要修根,把老根短截促发新根,但修根不宜过重,栽时要注意根系舒展,植株端正,盆土不宜添满,上盆大多数在休眠期做好,月季生长旺盛,需肥多,换盆每年1次或隔年1次,换盆在休眠期做好,换盆后需浇透水两次。春、夏、秋三季应放在阳光足够,通气良好和不积水的场地。在清明后,是月季出窖的一次细致修剪,把月季健壮的枝条选留下来,其他的横生枝、弱枝、交叉枝、过密的枝基本都需要剪掉,选留的枝条需要从基部选留3―5个芽眼,以上的枝条全部剪掉,使植株从土壤吸收广泛的养分,供给修剪后留下枝条的叶芽和花芽长期生长要。切记芽萌动后在修剪,修剪迟关系第一次开花,需要求生长高度一致,每株可留主枝3―5枝,最多7枝。盆栽月季不干不浇水,浇则浇透。热天天气炎热,蒸发量大,盆栽浇水量应多些,特别是傍晚1次应该浇足。月季在气温超过30℃时则生长不良,开花少,有人以为是肥力不足便多施追肥,反而坏了事。盛热天节大多数不追肥,只对生长健壮的枝株采取薄肥勤施,每周1―2次,如能在上午11时后适度遮阴,下午4时以后在晒太阳,防止中午炎热气温,又可使它经受午前午后较弱的阳光,有利于光合作用,为下茬花积累养分。剪枝后即可施肥,以50%人粪尿掺入2%过磷酸钙施入。在2月中旬施追肥用3%的人粪尿或用1%尿素即可,也可在雨前雨后洒施尿素,在新梢发红时不宜施肥,此时施肥影响到幼根受伤,使植株萎蔫或停止生长,故因特别要注意。月季还需要做好中期修剪,关键是剪除嫁接苗砧木的萌蘖枝,花后带叶剪除残花和疏取多余花蕾,第一茬花后将细弱的花枝从基部剪去,其余粗壮的花枝,则从残花下2―3片叶下剪去,第二茬花仍可采取疏弱枝,留强枝,壮芽的办法修剪。月季还需在越冬前做好1次修剪,但不可以过早,月季修剪时,不但需要选留壮枝,而且需要要注意主从均匀,大花品种留4―6个壮枝,每枝在30―40厘米处选一侧生壮芽,剪去其中上部枝条。蔓性、藤性品种,则除去老枝、弱枝、病虫枝培养主干。
2、露地栽培
露地栽月季,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植株健壮,花朵微大,观赏价值高,在管理时根据不同的类型,生长生活习惯和地理条件来选栽培措施,栽培地选地势较高,阳光足够,空气流通,土壤微酸性。栽培时深翻土地,并施入有机肥料做基肥,栽培密度直立品种为75厘米x75厘米,扩张性品种株行距为100厘米x100厘米,纵生性品种株行距为40厘米x50厘米,藤木品种株行距为200厘米x200厘米。
月季花的栽培技术 月季花的病虫害防治
1、药剂防治
(1)白粉病
一种真菌病害,在高温通风不良而又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危害花卉。在嫩叶上有白粉似的现象,称之白粉病,可用600倍液的粉锈宁或400倍液的退菌特。
(2)黑斑病
由真菌危害,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枝或落叶上于土壤越冬,翌年春吸水造成分生孢子,关键借风雨传播,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有利于孢子萌发,故易于发病。叶子上存有水滴时,孢子在其中经6小时,即可萌发侵入。多多雨季节节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病害的流行。可用0.10―0.2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一千倍液喷洒叶面。
2、综合防治
需要早期铲除病菌,早春于4月上旬,在月季出窖后树势未活动以前先做好1次修剪,在未发芽前对月季做好全方位细致地(包含植株盆土、盆周围场地)喷洒波美0.50―1度石硫合剂。植株定期打药防治,可用75%可湿性百菌清500倍液和18%的多菌铜150倍液每隔10天喷洒1次,如打药后遇雨,雨后还需要立刻喷洒,打药时间是6―9月常常打药,调节黑斑病的发生。
最后,小编很荣幸的为大家做解答,关于月季花的栽培技术 的介绍就到这里了。看完之后相信大家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就请关注本站其他文章吧!小编和你不见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