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又名相思草、八月春、岩丸子等,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植物,4至11月份开花,常见的花色有红、粉、白等色,关于秋海棠在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位女子非常想念他的心上人,始终无法与心上人相见,于是,女子经常在墙角悲伤啼哭,她的眼泪落进土里,日久天长竟从土中长出一颗形态柔媚的植物,这种花的颜色颇似女子的面颊,叶片的正面为绿色,背面为红色,而且常在秋季盛开,由于是女子的悲伤眼泪落入土中所致,故被人们称为“断肠草”。
秋海棠喜欢在腐殖质含量丰富、土质疏松、排水通畅的沙质土壤中生长,家庭栽培可用园土4份、腐叶土3份、沙2份,珍珠岩一份,或园土4份、腐叶土4份、沙2份混合配制盆土,配制好的盆土还要经过高温消毒后再使用,可选用泥质、陶质、瓷质、塑料花盆栽培,但为了与家庭装潢相协调,也可选择带色彩变化或古朴的花盆栽盆,型盆栽可摆放在餐厅、客厅、书桌、茶几、花架上观赏,大型盆栽可放置于阳台、客厅等处观赏,下面由小编来介绍一下盆栽秋海棠管理方法:
一、栽培;
家庭可采用播种法培育秋海棠,至于在4至6月份或8至9月份进行,因为这两个时期是秋海棠的生理开发区,种子比较容易萌芽成,栽种前,将配置好的盆土过筛后放入盆浇透水,然后把海棠的种子均匀撒播在盆内,无需盖土,用一块木板轻压盆土,使种子嵌入土中,拿一块玻璃盖在花盆上,以保持培养土的温度,把花盆移至温度在18至22℃的半阴环境下培养,20天左右即可萌芽,两个月后幼株长出2至3片真叶时,可将幼株进行移栽。
二、浇水和施肥;
秋海棠喜欢潮湿、湿润的生长环境,但害怕积水;浇水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春秋两季是植株生长开花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这时花盆那个土壤应保持在湿润状态,可每天浇水一次;据天气炎热,植株进入半休眠期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浇水时间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据天气寒冷植株进入休眠期,花盆内的土壤应保持在湿润偏干状态,可3至5天浇水一次,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时进行,同时,浇水时还要经常向花盆四周喷雾洒水,以满足植株生长对空气湿度的要求;
秋海棠喜肥在植株生长季节每隔15天,追施腐熟的5倍液肥,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一次,在植株开花前应追施腐熟的5倍液肥,混合等量的碳酸二氢钾液一次,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一至两次,可以促使花朵更加艳丽。
三、光照;
秋海棠喜欢半荫蔽的生长环境,光照时间不足植株叶片又小又薄,到时间过长或光线过强易导致植株长势衰弱,叶片变偏厚,花苞不能开放,因此夏季应注意强光直射植株冬季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间,还要经常变动,花盆的摆放方向,使整个植株均匀接受阳光。
四、温度;
秋海棠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怕酷暑;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在15至25℃,当温度超过32℃时,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底下地应将秋海棠放置在半阴壁处培养,秋海棠不耐寒冷,冬季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
五、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为防止植株长势过高,影响观赏价值,在植株幼苗期需进行一至两次摘心,以促使植株萌发新枝,在植株生长期内应及时修剪掉杂乱枝、瘦弱枝以及发生病虫害的枝条;秋海棠如管理不当,植株在高温高湿的季节容易感染叶斑病,病害发生可导致植株萎蔫,叶片大量脱落,一旦发现叶片上有病斑,应立即剪掉病叶,并加强室内通风,降低环境湿度,不减并列时减资应事先用酒精或高温进行消毒,避免细菌从创口侵入植株体内,造成二次感染。
另外,盆栽秋海棠能对室内二氧化硫、氟化氢和氮氧化合物进行监测,秋海棠对这些有毒气体反应较为敏感,一旦遭受这些气体的清洗,其叶间就会出现白色或黄褐色的斑点,叶片的顶端先会变黄发焦,之后周围部分逐渐干枯,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