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螫人的规律及预防

一、螫人的是工蜂

雄蜂沒有螫针不会螫人。蜂王的螫针退化,极少有螫人的现象,只有抢占底盘决斗时才会使用。会螫人的蜜蜂一般上基本都是工蜂。

工蜂尾部的螫针,是蜜蜂的自卫武器,而并不是攻击武器。工蜂平时并不会无故螫人,只有受到外界刺激或以便防御时,才不允许不使用螫针。

蜜蜂螫人的规律及预防

二、蜜蜂螫人的规律和习性

初养蜜蜂的人,碰到蜂螫后往往会造成壹些惧怕心理和畏难情绪。只有了解蜜蜂鳖人的规律和习性,才能有效果地预防蜂螫人。

1、蜜蜂受到刺激螫人

蜜蜂讨厌黑色和绒毛物;不喜欢汗臭、葱、蒜、酒、香水等强烈刺激性气味;头发、毛织品等也就会激怒蜜蜂。

检测蜂群时,阻挡了蜜蜂飞行路线、碰撞震动蜂箱、失手跌落蜂脾、框耳下抽手套震动巢脾,不小心压死蜜蜂等也就会激怒蜜蜂

一般面部最频繁挨螫的地方位置是眼睛和嘴巴的周围。初养蜂者以便预防蜜蜂螫到面部,最好戴上面网,必要时可将袖口、裤脚和衣领处扎紧。如蜜蜂偶尔钻入裤管内,应将蜜蜂连裤提离腿部后捏死,然后发抖震动裤管,让死蜂掉出。假如蜜蜂从衣领进到衣内,不用慌张,放好脾,离开蜂箱,解开衣服或发抖震动衣服,蜜蜂自然飞走,或按前面方法处理。

蜜蜂螫人的规律及预防

2、不正常蜂群好螫人

一般,在气温较低或较高时、外界缺乏蜜粉源、发生盗蜂或蜂群受到敌害攻击后检测蜂群基本都容易被螫;检査失王(12小时以上)的蜂群、缺蜜群、有病群、老蜂多的蜂群、频繁不检测的蜂群、长期管理不当受惊多的蜂群时,容易被螫;分蜂季节雄蜂多,提脾后,雄蜂易骚动惊动蜂群,蜜蜂稀少边蜜脾或强群的边脾(远离蜂王)等状况,蜜蜂基本都容易螫人。

特别是蜂螫人后散发出来的告警信息素,会导致更多的蜜蜂发怒螫人。

蜜蜂螫人的规律及预防

三、预防被蜂螫

1、不刺激蜂群

检测蜂群时,最好穿干净的白色或浅色衣服,身上不带有刺激性气味或汗臭味;提出巢脾察看时,一定不要面对巢上的蜜蜂吐气或说话。

2、动脾少、响应轻

在检测蜂群时,成力求小心谨慎,响应轻稳,能局部检测绝不全方位检测,能箱外观察绝不开箱检测。对不小心惊动后的蜂群,应暂时停止检测,等蜂群稍微平静后在继续检测。

3、勤观察、立刻处理

在平时的管理中,应多箱外观察,关键时期(分蜂季、流蜜期)定期维护,5天局部检测,10天全方位检测,对不正常蜂群早发觉早处理或避免蜂群出来不正常。

4、螫人群的检测

对个别好螫人、特别凶恶的蜂群或不正常蜂群,可于检测时,先往蜂路喷几下淡烟,使蜂钻进巢房吃蜜,稍停片刻在提脾检测。热天炎热天气,也可先往框梁上喷些水然后在检测。

蜜蜂螫人的规律及预防

四、蜜蜂螫人后的处理

要从事养蜂,蜂整是不可防止的,即便是老练的养蜂者,偶尔也就会挨螫,假如身上某一个地方位置被螫,也不一定必惊慌,因蜜蜂的螫针上具有倒钩,可用指甲反向刮掉螫针,或往衣服上狠狠压迫被螫处擦掉蜂刺,切不可用拇指和食指拔,不然反而会将毒汁挤入肌肉内,使疼肿加剧,被螫处和手需用肥皂水洗净。

假如碰到蜜蜂在头上周围盘旋示威,甚至钻进头发,应维持安静,可以蹲下身体,低头闭眼,待工蜂“嗡嗡”一阵飞走后,在冷静避开,切不可乱拍乱打。

假如正当提脾检测时被螫,也必须忍痛,切勿丢脾跑走,应若无其事地将巢脾轻放入箱或立着斜靠箱外侧,在将蜂刺刮掉,做好防护,继续检测工作。

初养蜂者起初被螫,开始会疼痛,继而被螫处会发热肿胀,特别是眼皮、嘴唇等软组织处被螫,一般24小时会红肿严重,需经36小时之后会自然消肿,随着养蜂时间加长,被螫的次数增加,人体对蜂毒会造成抗性,被螫后一般不会肿胀或只会轻微反应。

蜂毒可以治疗人体多种疾病,有强心和抗风湿等作用,理所当然被螫后不必多虑。对蜂毒反应敏感人不适合养蜂,假如被螫应立刻就医。

相关推荐

辣椒立枯病发病时间症状和防治方法

辣椒立枯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病时间: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多发病于幼苗中后期。危害症状:1.发病初,在幼苗茎基部出现椭圆形褐斑;后期病部出现萎缩变细,不倒伏;2.发 …

膨果是用氮肥还是钾肥

氮肥和钾肥哪个膨果快?膨果期需营养元素的作用有哪些?据了解,氮肥和钾肥是植株生长过程中进行营养补充的来源,合理的施用可以让植物生长更茂盛。那么氮肥和钾肥哪个膨果 …

友情链接

分享到朋友圈

蜜蜂螫人的规律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