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种植技术


芝麻是我国至关重要的小宗油料作物,种植分布广泛。当前,西北、东北春芝麻产区播种即将开始,黄淮、江淮、华南夏芝麻产区正在备播。按照不相同生态区的种植生活习惯与栽培特点,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提出芝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芝麻种植技术

(一)采用良种,区域种植

采用优质专用、抗病、耐渍性强的优良品种,适度集中种植,提高商品品质。按照每个区域的气候特点和种植制度,合理采用品种。黄淮产区,提倡采用郑芝13号、郑芝15号、驻芝14号、豫芝Dw607;江汉平原和江淮产区,提倡采用鄂芝5号、皖芝2号、皖芝11号、中芝13号;长江流域产区,提倡采用中芝20号、中芝22号、鄂芝5号、鄂芝7号、皖芝5号;华南产区,提倡采用赣芝3号、赣芝9号、赣芝14号、金黄麻、青麻、高安白芝麻;西北产区,提倡采用晋芝2号、晋芝3号、汾芝2号;华北产区,提倡采用冀芝3号、冀航芝1号、冀9014;东北产区,提倡采用辽品芝1号、辽芝8号、密荚霸王鞭。

(二)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黄淮、江淮夏芝麻产区,小麦或油菜收获后,抢时适墒播种是高产的关键,适播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可使用免耕直播、旋耕条播。长江流域及南方产区,可使用“沟厢栽培”,播种期不迟于7月下旬。不相同产区因地选种植模式,一般播种使用等行距40厘米或宽窄行60厘米︰20厘米,亩播种量0.3—0.5公斤,密度1.2—1.5万株。华南1年三熟制产区,以夏播和秋播为主,可使用免耕机械直播,夏芝麻适播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适播期为7月上中旬,墒情差时宜使用“抢墒双层播种”,应适时早播,亩播种量0.4—0.5公斤,密度2.0—2.5万株。西北、东北、华北等1年一熟制芝麻产区,春季低温、风沙、干旱是关系播种质量的至关重要因素,生产上应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保墒播种是实现高产的关键,西北产区可使用地膜覆盖或膜下滴灌宽窄行种植,东北风沙大的地区宜采取“深种浅出播种”,华北产区可使用起垄种植,各产区亩播种量0.4—0.5公斤,密度1.2—2.0万株,西北和华北地区适播期为5月上中旬,东北地区适播期为5月中下旬,推迟播种应适度添加种植密度,以保障群体产量。

芝麻种植技术

(三)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应以产定肥、看地施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到了平衡施肥。亩产100—150公斤芝麻,一般每亩底肥施用复合肥(N、P、K含量均为15%以上)25—30公斤,初花期追施尿素5—10公斤。芝麻苗期需水量较少,足墒播种时苗期一般不浇水,适度控水有利于根系生长,下降株高,提高抗倒能力。花期对水分反应敏感,需水量最多,此期干旱对产量关系大,当中午前后植株叶片出来萎蔫时,立刻浇水;浇水忌大水漫灌,使用沟灌和喷灌。生育后期旱时立刻灌水,灌后即排干田间积水;涝时立刻排水,以免形成渍害,引起大幅度减产。黄淮、江淮及长江流域产区芝麻全生育期内应做到“三沟”畅通,避免渍害。华南产区夏芝麻生长前期、中期,雨水多、湿度大,应开沟作畦,窄厢种植。

芝麻种植技术

(四)预防为主,绿色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绿色防控,遵循《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减量、限量使用化学农药。优先使用农业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采用抗病品种,清除田间杂草和地头麦秸等;尽最大限度使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灯光和诱剂诱杀小地老虎、棉铃虫,机械或人工除草等,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Bt、核多角体病毒、多杀菌素等;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合理使用低风险化学农药。苗期是病虫草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播前药剂拌种,预防枯萎病、茎点枯病发生,力争全苗、培育壮苗。播后出苗前做好土壤封闭除草,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可使用地膜覆盖技术防除杂草,若苗前未做好土壤封闭处理,出苗后可喷施药剂防除杂草。苗期重点防治小地老虎、蟋蟀,华北、东北地区还是要要注意防治蚜虫、蓟马。开花结蒴期重点防治棉铃虫。盛花期之后,重点防治茎点枯病、枯萎病和叶斑病。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是要要注意预防青枯病和疫病。如发生渍涝灾害,应立刻追施氮肥,辅之以磷钾叶面肥,喷施耐渍诱抗剂,促根保叶。

(五)加强田管,适时收获

芝麻种子小,播种不宜过深,播种深度以2—3厘米为宜,以利发芽出苗。苗期生长较慢,对养分、水分吸收少,应先促后控,促根蹲苗。2—3对真叶间苗,4—5对真叶定苗,出苗15—20天后可中耕培土,实现壮苗早发。进到蕾花期,生长发育加快,养分和水分需求量大,N、P、K吸收占全生育期的80%,重点促控结合,实现稳健生长。当芝麻接近封行时,露地芝麻在宽行间、覆膜芝麻在两垄间中耕、清沟、培土,清除宽行或沟内杂草。贴茬播种的田块,初花期亩追施尿素5—10公斤,防落花落蒴;如生长过旺,可适量喷施矮壮素,以防止芝麻旺长。开花期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敏感,抗病耐渍性较差,若遇连续阴雨,应立刻排除田间积水,以防渍害、病害发生。进到终花期,营养生长衰退,叶片光合与根系吸收能力下降,田间管理重点防早衰,防倒伏,促籽粒灌浆。在生育后期可适度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避免叶片衰老。成熟后应适时收获,当植株大部分叶片掉下,下部蒴果微裂时,即可收获。西北、东北干旱区可实行分段收获,机收后铺晒、脱粒,其他地区收后一般小捆架晒,晒干后立刻脱粒、风扬去杂、过筛,妥善保存。

相关推荐

辣椒立枯病发病时间症状和防治方法

辣椒立枯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病时间: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多发病于幼苗中后期。危害症状:1.发病初,在幼苗茎基部出现椭圆形褐斑;后期病部出现萎缩变细,不倒伏;2.发 …

膨果是用氮肥还是钾肥

氮肥和钾肥哪个膨果快?膨果期需营养元素的作用有哪些?据了解,氮肥和钾肥是植株生长过程中进行营养补充的来源,合理的施用可以让植物生长更茂盛。那么氮肥和钾肥哪个膨果 …

友情链接

分享到朋友圈

芝麻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