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施用后几天能被吸收,怎样提高利用率?

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是氮,磷,钾,钙镁硫,复合肥等的总称。

化肥施用后几天能被吸收,怎样提高利用率?

化肥施用多少天后能被吸收,不同的化肥有不同的吸收效果,也就是说,化肥品种不同,吸收后见效的速度不同。也与施用方法,土壤性质,温度,湿度等有很大关系。

氮肥由于移动能力强,吸收的速度较快,见效也较快。

如碳酸氢铵,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能1天就见效,而尿素在土施的情况下,得3天后才能见效,也许7天后才能见效,与温度有很大关系。

尿素分解的快慢取决于脲酶的活性,也就是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而微生物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温度越高,尿素在土壤中分解的越快,吸收快,见效就快,大约3天后就可见效。而冬季地温低,溶解的慢,见效就慢,得7天左右见效。

尿素又可叶面喷施,吸收快见效也快,大约1-2天即可见到效果。

一般来说,碳酸氢铵1天即可吸收,尿素平均为4-5天,磷肥和钾肥肥效较慢,也与土壤性质有关,复合肥大约10天见效。

化肥施用后几天能被吸收,怎样提高利用率?

每年我们都会施用大量的化肥,但利用率却很低,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平均只有30%,而发达国家为50%-60%,这是不是很浪费?也造成很大的污染。

所以,我国提出"双减"行动,即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通过合理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达到40%为目标。

合理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得从多方面开展,一要大力推进平衡配方施肥,强调化肥与有机肥并重,二者配合施用。

二要指导农民朋友了解化肥的特性,介绍肥料的使用及注意的问题,以便农民朋友更好地施用化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氮肥要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和肥料的特性合理分配与施用,如氮肥深施并及时盖土,底肥和追肥相结合,不能盲目"一炮轰",尽量避免和减少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流失和反硝化损失等。

磷肥要针对不同土壤和作物选择相应的品种,以减少固定,提倡磷肥作底肥,分层施肥,施在根系密集区等。

钾肥应以底肥为主,配合早期追肥,把钾肥施在含钾低的土壤和喜钾作物上的等。

化肥施用后几天能被吸收,怎样提高利用率?

总起来说,要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要在光照条件好的地块适当增施氮肥,促进作物的生长,而光照差的地方则少施氮肥,以防贪青晚熟。光照强时肥料要深施,防止光解,挥发,要多施磷钾肥,提高水分利用率。要随着叶面积的增长适当增施叶面肥,但以早晚为佳,以减少损失。在多雨季节不宜过多施氮肥,一防徒长,二防流失,三防污染,而干旱少雨时则增施磷钾肥,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并促进氮的吸收和利用。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宜重肥轻施,即肥料浓度高但用量宜少,且要与植株保持一定距离,而干旱时宜轻肥重施,或者是肥少水多,增加浇水次数。

相关推荐

辣椒立枯病发病时间症状和防治方法

辣椒立枯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病时间: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多发病于幼苗中后期。危害症状:1.发病初,在幼苗茎基部出现椭圆形褐斑;后期病部出现萎缩变细,不倒伏;2.发 …

膨果是用氮肥还是钾肥

氮肥和钾肥哪个膨果快?膨果期需营养元素的作用有哪些?据了解,氮肥和钾肥是植株生长过程中进行营养补充的来源,合理的施用可以让植物生长更茂盛。那么氮肥和钾肥哪个膨果 …

分享到朋友圈

化肥施用后几天能被吸收,怎样提高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