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料的分类与配制(54)

饲料的粉碎、制粒、膨化等操作可以帮助饲料熟化,提高饲料的消化率。饲草经过激光照射后,消化率可以提高10%~14%,而进行粉碎操作的机械加工可以使干玉米的消化率得到显著提高。根据相关报道,整粒玉米经过压片或者粉碎化处理后,其消化率可以提高25%左右,其中主要原因是玉米所含的淀粉或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提高了7%~10%。另有报道称,通过机械压片处理玉米的青贮饲料可以使整个日粮的淀粉消化率约提高6%。
粉碎程度好或者制成颗粒状的牧草日粮可以减少20%~40%的甲烷损失,其中主要原因是奶牛自由采食小颗粒的饲料可以加快其瘤胃食糜的流通速率,降低微生物对奶牛细胞壁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从而降低了甲烷的产量。
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保证实施准确配料、适度粉碎、均匀混合、合理调制、正确包装这些常规的质量控制措施。
二、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配制日粮
总体来说,应该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通过动物营养调控的理论和技术,满足奶牛生长期和泌乳期的需求,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排出率,使奶牛保持健康,做好奶牛的各种疾病防治工作。
奶牛在不同的生长、生理以及泌乳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各有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尽量准确地估计出奶牛在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设计出营养水平满足奶牛生理需求的日粮,这是可以减少饲料养分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步骤。从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报道可以推测出,根据奶牛的不同年龄、不同生理机能变化以及环境的改变来配制日粮,可以有效地控制奶牛场中氮、磷以及甲烷的排放量。
在奶牛的典型饲粮中氮转化成乳氮的效率是25%~30%,而大多数都随着粪尿等方式排出了体外。排泄氮的组成和蛋白能量的饲喂类型、饲喂方法以及动物的年龄、不同的生理阶段都有很大关系。
我们应该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科学地配制日粮,以期提高饲料的氮利用率,降低氮的排泄,减少营养损失。

相关推荐

奶牛常见病的种类与防治(20)

将病牛保定在前低后高的地方,不能站立的奶牛应该将其后躯垫高。对于努责强烈的奶牛,应该使用15毫升的2%普鲁卡因对尾椎间隙硬膜外进行麻醉,也可以行后海穴注射麻醉。 …

奶牛常见病的种类与防治(19)

(7)护理。首先保证圈舍的清洁卫生,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通风。可以使用0.5%敌百虫溶液喷洒在牛体上以防蚊、蝇以及生蛆。手术之后7~10天拆线,在15~20天 …

奶牛常见病的种类与防治(18)

子宫脱出以后,黏膜从红色变为暗红色、紫色,淤血水肿,呈现肉冻状,有时候出现干裂,容易损伤出血。其表面经常被粪尿污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子宫组织坏死,并且容 …

奶牛常见病的种类与防治(17)

1.血乳的临床症状(1)管理性血乳。主要表现在产犊前,母牛的乳房过度肿胀,致使其产后乳腺中的血液循环产生障碍,腺胞中会渗出红细胞,乳汁呈现淡粉色,母牛看不见明显 …

分享到朋友圈

奶牛饲料的分类与配制(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