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南衙禁军衰微,形成了怎样的局势?

题主好

唐代前期是实行攻势战略,“其灭东西突厥,灭高昌,焉耆、于阗、龟兹、吐谷浑、薛延陀、高丽、百济皆具犁庭扫穴之决心以获得成功。然而此种战略暂时之牺牲较大,故在太宗时已有人加以反对。唐高宗、武后及玄宗时期频繁的对外战争,导致唐朝面临着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局面。与此同时,战线的拉长与防区的扩大,使得国家需要大量的兵员长期戍守边疆和对外作战,而安于耕作的府兵卫士已经无法承担这种需求,因此,大量逃亡。“人逐渐逃散,年月渐久,逃死者不补。三辅渐寡弱,宿卫之数不给。”这造成了由上番府兵卫士组成的南衙禁军兵员的不足,使得南衙禁军日益衰落。

武后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南衙禁军衰微,形成了怎样的局势?

武后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南衙禁军衰微,形成了怎样的局势?



但是一年之后,吐蕃攻陷安西四镇。咸亨元年,派遣薛仁贵等率军西征吐蕃,被吐蕃击败于大非川。此役,唐朝元气大伤,兵力损失严重,攻势战略无法延续。“其后,新罗外叛,高宗将发兵讨除。时文瓘疾病在家,乃舆疾请见,奏曰:‘比为吐蕃犯边,兵屯寇境,新罗虽未即顺,师不内侵。若东西俱事征讨,臣恐百姓不堪其弊。请息兵修德以安百姓。’高宗从之。”

武后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南衙禁军衰微,形成了怎样的局势?



到了武后时期,突厥中兴,契丹、奚叛乱,因此,不能同时兼顾东西两线。“臣闻吐蕃近日将兵围瓜州,数日即退。或云此贼通使默啜,恐瓜沙止遏,故以此兵送之。臣虽未信,然惟国家比来劲敌,在此两番,至于契丹小丑,未足以此类,今国家为契丹大发河东道六胡州绥、延、丹、儑等州稽胡精兵悉赴营州,而缘塞空虚,灵夏独立。今冰生河谷,草秋马肥,秦中北据陇右,亦关东临党,凶羯奸谋,觇知此隙,趋其丑类,大盗秦关、陇右马群,是国所宝,防备远策,良宜预图,不可竭塞上之兵,使凶虏得计。”

武后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南衙禁军衰微,形成了怎样的局势?



当时唐王朝与吐蕃、契丹等民族战争频繁,卫士伤亡惨重,继续补充,人民为了躲避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而逃亡,使得府兵卫士得不到补充。“(府兵)初置,以成丁而入,六十出役,其家不免征徭,遂渐逃散。年月渐久,逃死者不补”。在《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也有相似记载:“初,诸卫府兵,自成丁从军,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杂徭,浸以贫弱,逃亡略尽,百姓苦之。造成了府兵卫士简点不足,因此,折冲府兵额严重不足。由此,府兵卫士不能上番,从而导致南衙十二卫和太子六率兵额不足,职责不能履行。“府兵之法浸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并且,从武周时期开始,卫士身份大大降低,“上番宿卫卫士往往被派往豪贵之家服僮仆之役,以致充当卫士为人所贱视。”

武后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南衙禁军衰微,形成了怎样的局势?



玄宗天宝八载(公元 749 年)五月九日,因“折冲诸府至无兵可交,李林甫遂请停上下鱼书”,玄宗下诏“停折冲府”。⑩西魏宇文泰于大统十六年(公元 550年)创立风行华夏两百余年的府兵制最终寿终正寝。其后折冲府“但有兵额,其军士、戎器、驮马、锅幕、糗粮并废”。11府兵制废除后,南衙禁军仍然存在,左右金吾卫仍然忠诚地在京城与皇宫巡逻警戒而且仍然是朝会时的仪仗队,甚至在文宗时参与了甘露之变。左右千牛卫仍然是皇帝的亲近侍卫;亲、勋、翊卫也仍旧上番京城,其职能与地位已被北衙诸军所取代。唐代中后期的南衙禁军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苟延残喘地活着,直至最后消亡。

武后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南衙禁军衰微,形成了怎样的局势?

相关推荐

辣椒病毒病发生条件和防治方法

辣椒病毒病发病时间:成株期均可发病表现症状:1.花叶型,病叶上出现明显的浓绿与浅绿相间、叶片皱缩变形的症状;2.坏死,在叶片出现褐色坏色斑,并且从叶脉到叶柄到茎 …

辣椒生理性沤根发生条件和防治方法

生理性沤根属生理性病害发病时间:在幼苗期发生危害症状:1.根部发病会出现锈褐色,不发新根,并且逐渐腐烂;2.根系无营养吸收,地上部逐渐萎蔫,变黄、干枯而死。发生 …

锌肥有什么用?什么时候施锌肥好

锌在作物体内间接影响着生长素的合成,当作物缺锌时茎和芽中的生长素含量减少,生长处于停滞状态,植株矮小;同时锌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通过对植物碳、氮代谢产生广泛的影 …

什么时候果树追肥好

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肥料的供给,尤其在每年的生长周期(发芽至落叶前)中,需肥量比较大,那果树什么时候追肥效果好呢?果树最佳追肥时期是什么时候呢?一、发 …

分享到朋友圈

武后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南衙禁军衰微,形成了怎样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