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拔节后返青?你是指水稻拔节后叶色没有出现落黄,叶色群体褪淡,反而是叶片暗绿或浓绿封行生长了吧,若是这样就是因为氮肥偏多,生长过旺引起。
水稻进入拔节长穗前,会由于晒田控制后生分蘖影响,田间叶片颜色会出现褪淡现象,加之一般新生叶也比已经成长的叶色淡,出现拔节黄。此时一般也是要追施拔节肥的时期。但如果晒田后没有出现拔节黄,表明氮肥偏多,营养生长过旺,并会造成封行过早,对茎秆拔节生长不利,也是水稻高产栽培中千万要避免的。高产栽培一般要求在水稻最上面叶片露尖时封行最为适宜,因为上部节间基本定长,封行对壮秆已无多大影响,但是封行过迟,也会因田间叶面积不足,植株积累光合物质少不利于高产。
水稻晒田复水以后,新生叶叶色由淡变浓,由黄变绿,标志着叶片光合能力的提高和根系吸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壮秆大穗,抽穗前10-15天,一般因为幼穗分化对养分需求大,叶色也会略有褪淡,出现所谓的二黄,标志着体内氮素水平适当,对下一步的灌浆结实有利。此时一般也是追施穗肥的关键时期。但是对于抽穗前,叶色浓,叶片暗绿或披散生长田块,表明氮肥偏多,则一般穗肥要少施、迟施或不施。反而还要在抽穗的前几天进行一次落干轻晒,以控制营养生长,促使生长中心转移,以利后一个生育时期的了灌浆结实。也可以通过及时亩用200-300克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叶面喷施补充,也可以有效延缓控制生长,促进其向抽穗结实生长中心转化。
总之,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叶色的黄绿变化,实质是反应生长中心的旺盛生长和生长中心的顺利转换,有节奏的黄绿变化,表示个体健壮,群体协调,植株生长正常,也有利于高产,如果不是有节奏的变化,该黄或该绿时不黄不绿,表明群体生长间已经不协调了,宜及时通过人为施肥、排水晒田等管理措施,以促进生长中心转移,保障生长正常,以利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