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是唑类杀菌剂,又叫菌立克,是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保护和治疗的作用。它可以用来拌种防徒长,促进花芽分化,又可叶面喷施。
戊唑醇能被作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不仅可以防治白粉病,黑穗病,纹枯病,全蚀病,锈病,赤霉病,褐斑病,叶斑病,根腐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而且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使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从而提高产量的作用。
戊唑醇的主要使用时期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可复配其他不同杀菌机理的杀菌剂,杀虫剂等使用。
戊唑醇促根发达,植株健壮的主要原因是,它是唑类杀菌剂,有延缓作物生长的作用。如三唑酮,多效唑,烯效唑,戊菌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等都是唑类杀菌剂,而其中的多效唑却基本脱离了杀菌剂的行列,投靠为生长调节剂的行列中。我想题主也是基于这一点而有疑问的吧?
题主问在果树幼果期使用戊唑醇是否能发生药害,我想,您是怕戊唑醇的延缓性药害吧?怕影响幼果的生长。
戊唑醇在瓜类作物等的幼苗期使用次数过多,可能会延迟其生长,但在果树的幼果期使用,合理的浓度下,不会造成药害,不会影响幼果的正常生长。
这是因为:
第一,戊唑醇仅可抑制作物顶端下部区域的细胞分裂和伸长生长,导致其生长速度缓慢,节间缩短,诱导矮化紧凑,促进根系发达,促进开花,但对叶子的大小,叶片的数量,节的数量和顶端优势相对无影响。
戊唑醇的生长调节作用不像抑芽丹,整形素,三碘苯甲酸等生长抑制剂的作用一样,它们会造成叶片缩小,顶端优势丧失。
而且戊唑醇的主要作用在于杀菌,是重中之重,其延缓作物生长的作用很小很小,是次中之次。在作物旺盛生长期,可忽略不计。
第二,就戊唑醇的内吸性而言,药剂被植物内吸后,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单向传导,浇土或拌种可使药剂从根部吸收后向上传导,发挥良好的防病治病效果。
叶片见药后,药剂内吸分布在植物有蒸腾作用的器官中,而果实,花朵等器官则没有或有很少的蒸腾作用,因此戊唑醇很少或不会到达此处,也就不可能造成果实和花朵的延缓作用。
内吸性杀菌剂使用后,药剂会大量集中到病害部位,这是它们的使命所在,它们的任务就是杀菌灭菌,保护作物,而健康的部位很少有药,在完全无病的叶片上则大亮集中在叶片边缘,以阻止病菌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