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羊的传染病

§§§第一节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主要见于初生羔羊。
(一)病原
羔羊痢疾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
(二)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5日龄羔羊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患病较少。羔羊出生后,可通过吮乳、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等感染到B型魏氏梭菌,病菌进入羔羊消化道后,也可因脐带或创伤受到感染致病。此外,受到某些诱发因素的影响,病菌在小肠内不断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将导致羔羊发病,严重情况下可造成大批死亡。如果遇到草质差的年份或气候异常寒冷的月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羔羊痢疾的诱发因素主要有:母羊妊娠期营养状况不佳,羔羊体质较弱;气候寒冷,袭击羔羊而受冻;母羊哺乳不当,羔羊时饥时饱。
(三)临床症状
羔羊痢疾潜伏期为1~2天。在疾病初期,羔羊常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垂头弓背,食欲不佳,随后即可出现腹泻。病羊排出粪便多有恶臭,有的稀薄如水,有的稠如面糊,颜色呈现出黄绿、黄白甚至灰白。疾病后期,部分病羔可发现便中带血,直到成为血便。
病羔常身体虚弱,卧地不起,治疗不及时,死亡常于1~2天内发生。个别病羔症状表现为腹胀,无腹泻或只排少量稀粪(粪便也可能带血或血便),并伴有一系列神经症状,出现四肢麻痹,卧地不起,口流白沫,呼吸急促,最终昏迷,体温下降到常温以下,可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死亡。
(四)病理变化
羔羊尸体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尾部附着稀粪。真胃内存在未消化的乳凝块;小肠尤其是回肠黏膜充血发红,可观察到直径1~2毫米的溃疡病灶,溃疡病灶周围环绕着一条充血、出血带;肠系膜淋巴结发生肿胀充血,有时会有出血;心包积液,心内膜可观察到出血点;肺脏可观察到充血区或淤斑。
(五)诊断
1.现场诊断 在常发羔羊痢疾地区,根据前面提到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
(1)采集病料 生前可对病羊粪便进行采集,病羊死后可对脾脏、肝脏及小肠内容物等进行采集作为病料。
(2)染色镜检 病料通过染色检查,肠道内可观察到大量带有荚膜的革兰阳性大杆菌,在肝脏、脾脏等脏器可检测出魏氏梭菌的存在。
(3)分离培养 对于病原菌体可培养于厌气肉肝汤和鲜血琼脂中,对纯分离物进行生化试验以便进一步鉴定。
(4)检查毒素 小鼠或豚鼠接种小肠内容物滤液进行毒素检查和中和试验,以确定是否有毒素以及病菌的类型。
3.类症鉴别 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与本病有相似之处,应注意加以区分。
(1)与沙门氏菌病的鉴别 沙门氏菌也常导致羔羊下痢,粪便中有时也夹杂着血液,剖检可观察到真胃和肠黏膜出现潮红以及明显的出血点。对心血、肝脏、脾脏和脑等脏器分离培养,可发现沙门氏菌的存在。
(2)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 大肠杆菌导致的羔羊腹泻,通过注射魏氏梭菌免疫血清进行预防一般无效,但注射大肠杆菌免疫血清预防效果较好。羔羊濒死或刚死时可采集病料并进行细菌学检查,经分离培养发现的致病菌株可作为主要诊断±据。
(六)防治
1.预防 增强妊娠母羊的体质,做好产前抓膘,产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生病。哺乳方法合理,防止羔羊饥一顿饱一顿,并影响其生长发育。发现的病羊应及时隔离,健康羊应及时转圈饲养。
在常发病地区可进行药物预防,在出生后12小时内,需给羔羊灌服土霉素0.15~0.2克,连服3天,每天1次。每年秋季可通过注射羊厌气菌病五联苗进行预防,可根据需要对妊娠母羊在产前2~3周再次接种。
2.治疗 土霉素0.2~0.3克或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加水灌服,每天服用2次;磺胺胍0.5克、碳酸氢钠0.2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2克,加水灌服,每天服用3次;先灌服30~60毫升的0.5%甲醛溶液和6%硫酸镁混合溶液,经过6~8小时再灌服10~20毫升1%高锰酸钾溶液,每天2次;如果发现肺炎并发症,可混合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单位,每天2次。在治疗过程中,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可根据不同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羔羊严重脱水或昏迷时,可静脉注射20~40毫升5%葡萄糖生理盐水,皮下注射阿托品。羔羊食欲不佳时可灌服10毫升人工胃液(胃蛋白酶10克,浓盐酸5毫升,水1升)或0.5毫升番木别酊,每天1次即可。对腹泻病严重的羔用,可结合中药疗法,一次灌服加减乌梅汤(去核乌梅、炙甘草、炒黄连、郁金、黄芩、猪苓各10克,焦山楂、诃子肉、神曲各12克,泽泻8克,干柿饼(切碎)1个,均研碎,加水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加红糖50克为引);或对每只羔羊灌服10毫升加味白头翁汤(白头翁10克、黄连10克、秦皮12克、生山药30克、山萸肉12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干姜5克,将上述药水煎2次,每次煎汤300毫升,混合),每天服用2次。
§§§第二节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因布氏杆菌导致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其特征为母羊引发流产和公羊引发睾丸炎。本病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既可感染家畜,也可传染给人。
(一)病原
布氏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具有非抗酸性,无荚膜,无芽孢,无鞭毛,呈球杆状。组织涂片或渗出液中常集结成团,且在细胞内也可观察到,培养物中多单个排列。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布氏杆菌存活时间为几个月,通常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
(二)流行特点
母羊比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后易感性亦提高。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通过配种也可感染。如果羊群感染此病,主要表现是母羊传染性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数量逐渐增多,严重情况下半数以上都将被传染。
(三)临床症状
本病很多病例为隐性感染。本病的症状之一是引发妊娠母羊流产,但这并非必有的症状。妊娠母羊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的3~4个月内。有时病羊可伴有其他多处的关节病变和滑液囊炎,并可导致跛行。公羊可患有化脓性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主要症状为睾丸肿大,后期睾丸萎缩。少数病羊可能有角膜炎和支气管炎症状。
(四)病理变化
妊娠母羊流产后可观察到胎衣部分或全部呈黄色胶样浸润,其中部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覆盖,胎衣有出血点并增厚。流产胎儿主要表现出败血症病变,浆膜和黏膜可观察到出血点、出血斑,皮下和肌肉间出现浆液性浸润,脾脏和淋巴出现肿大,肝脏中有坏死灶。
(五)诊断
1.现场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以及现场观察到的流产胎儿、胎衣的损害程度,胎衣滞留以及不育等方面有助于本病的初步诊断,但要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针对布氏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可根据流产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或进行平板凝集反应试验。对于绵羊和山羊的大群检疫可应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和变态反应进行检测,通常这种方法更简便易行。
(六)防治
1.预防 进行自繁自养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必须补充羊群数量或引进种羊时,需进行严格检疫,并将羊隔离饲养2个月,同时检测是否携带本病细菌,通过两次免疫学检查为阴性时,才可让外来羊群与原有羊进行接触。确定无致病菌的羊群,还应定期检疫(至少1年1次),并淘汰病羊。
2.控制措施 本病一旦发生无治疗价值,通常不予治疗。发现有羊感染本病后,通过试管凝集或平板凝集反应对羊群进行检测,及时隔离检查结果呈阳性和有可疑反应的羊,并禁止与假定健康羊进行接触。除此外,被污染的用具和场所应进行严格且彻底地消毒处理。被致病菌感染的流产胎儿、羊水、胎衣和产道分泌物应作深埋处理。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的羊应进行免疫接种,可注射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苗或羊型5号弱毒苗。
§§§第三节 无浆体病
无浆体病也叫边虫病,是由无浆体引发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慢性和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热、贫血、黄疸和消瘦。本病分布具有世界性,在南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南欧、中东、地中海各国、东南亚地区以及澳洲等地都有流行,我国也有发生。
(一)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是无浆体,对羊致病力较高的无浆体有3种,即边缘无浆体边缘亚种、边缘无浆体中央亚种和绵羊无浆体。无浆体几乎不存在细胞质,其结构为致密的、均匀的圆形结构,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一个红细胞中可能含有1个,也可含2~3个。边缘无浆体边缘亚种多以牛和鹿为寄主,边缘无浆体中央亚种多以牛为寄主,绵羊无浆体的侵害对象则是绵羊、山羊和鹿。三种无浆体用补体结合反应试验可观察到交叉反应,说明它们存在一些共同抗原。无浆体在人工培养基上无法生长,但可借助鸡胚及某些细胞进行增殖。
无浆体在普通消毒液中可迅速死亡,可见其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但无浆体能够耐低温和干燥环境。金霉素能够有效杀灭无浆体,但用青霉素和磺胺类则效果较差。
(二)流行病学
绵羊、山羊均可感染发病,羔羊的抵抗力相对较强。经历过感染的动物可成为病菌携带者。蜱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蜱的种类约20余种,大部分是机械性传播。此外,消毒不彻底的手术、注射器、针头或牛虻、蝇和蚊类等多种吸血昆虫等,都可导致本病的机械性传播。本病发病季节多为高温季节。我国北方在7月份以后比较集中,南方于4~9月份多发。
(三)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20~30天。病羊症状主要为体温上升、身体衰弱无力、贫血和黄疸、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下降等。血液检查可发现血红素、红细胞总数和血细胞压容积均减少。通过染色的血片,可观察到红细胞中有无浆体,感染20~60天后,即可对其进行辨认。
(四)病理变化
病畜体表常有蜱寄生,大部分器官的变化都因贫血导致。尸体可见明显的消瘦,内脏器官脱水、黄染;体腔内存在少量渗出液,颈部、胸下与腋下的皮下发生轻度水肿;心内外膜下和其他浆膜上可观察到大量淤斑;血液稀薄,脾肿大3~4倍,髓质变脆如果酱;淋巴结肿大,水肿;骨髓增生呈红色;肺气肿;胆囊明显胀大,充满胆汁,肝脏则发生显著黄疸;皱胃和肠道分别呈出血性和卡他性炎症变化。病羊的剖检特点为黏膜苍白、血液稀薄、黄染。
(五)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可±据症状表现、剖检变化和血片检查做出判断。如果发现在病畜体表寄生传播媒介,并出现发热,黄疸,贫血,尿液清亮但常常起泡沫等本病的典型症状,将有利于本病的诊断。血片用瑞氏法或姬姆萨氏法染色,某些红细胞中可发现单个或多个存在的无浆体,当观察到红细胞被病菌的侵袭率超过0.5%,即可做出阳性诊断。通过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等检查方法可对带菌动物进行检查。在野外应用玻片凝集试验进行检测,几分钟内即可得出结果。在进行血清学试验时,应注意无浆体不同种类间出现的交叉反应,这可能是因为共同抗原的存在。
(六)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的关键因素是灭蜱。灭蜱方法为,通过杀虫药将吸血昆虫及其虫卵消灭;维持圈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防止蜱随饲草和用具等被带入圈舍;引进动物时应进行严格检疫,从而消灭该病可能存在的传播媒介。在本病的易感地区,可免疫接种无浆体灭活苗或弱毒苗,可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病羊应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保证足够的饮水和饲料供应。每天可通过喷药消灭吸血昆虫。治疗药物中,使用四环素、金霉素或土霉素等效果较好,而青霉素或链霉素则效果较差。
§§§第四节 痒病
痒病是绵羊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侵害所引发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潜伏期长、麻痹、剧痒、共济失调、衰弱,病羊死亡的可能性大。该病病原属于一种蛋白侵染因子。羊群一旦遭受感染,病原体清除难度非常大。
(一)流行特点
绵羊、山羊均可发生痒病,但绵羊敏感性更高。绵羊在2~5岁的成年阶段最为易感,18个月以下的幼龄绵羊较少发生。因品种、品系、性别、年龄的差异,羊的易感性不尽相同,不同毒株的致病性也表现出差异性,其导致的神经系统病变、空泡化程度与分布都不相同。本病属于散发性流行,羊群开始受到感染时通常只是少数羊发病,传播速度缓慢,但被感染的羊很难完全根治此病。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羊和带有致病菌的羊;主要传播方式是接触性传染,并被证明可通过先天性传染,公羊或母羊带有致病菌都可能传给后代。
首次发生痒病的地区,发病率较低(约10%),但死亡率却非常高,甚至可造成受感羊群的全部死亡。人在接触病羊或食用带感染因子的肉产品也可能受到感染。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1~5年,临床特征是瘙痒与运动共济失调。病羊早期症状表现出敏感、易惊、高抬头、以高抬腿姿态行走或奔跑。痒病发展期,病羊表现出瘙痒,用后肢对胸侧、腹侧和头部进行搔抓,有时还会对腹肋部、股部或尾部进行啃咬,或在墙壁、树干等物体上摩擦患部,从而导致大量的被毛脱落、皮肤红肿发炎,甚至破溃出血。病羊一般体温正常,食欲照常,但身体却逐渐消瘦,因无法跳跃,遇到土堆、沟坡、门槛时,可出现反复跌倒的症状。本病有几周或几个月的病程,病死率几乎达到100%。
(三)病理变化
病羊尸体可见身体消瘦和皮肤损伤等,除此外内脏器官并没有明显可见的肉眼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发现神经元的空泡变性与皱缩、胶质细胞增生、灰质发生海绵状疏松、轻度脑脊髓炎变化等。
(四)鉴别诊断
本病在鉴别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羊螨病、羊狂犬病、梅迪—维斯纳病、脑包虫病和李氏杆菌病进行区分。
1.羊螨病 镜检皮肤刮取物涂片,能够发现虫体的存在。
2.羊狂犬病 症状表现是急性的性欲亢进。
3.梅迪—维斯纳病 脑组织并不发生海绵样变性,主要表现出弥漫性脑膜炎变化,可出现细胞浸润和血管套现象,以及弥漫性脱髓鞘。
4.脑包虫病 病羊表现出头骨变薄、变软和皮肤隆起等症状,诊断时可根据变态反应进一步判断。
5.李氏杆菌病 采集血液或病变组织,如脾、肾、肝、脑脊髓液等做触片或涂片进行镜检,可发现革兰氏检测呈阳性,但可见并列或V形排列细小杆菌。
(五)预防
预防痒病灭蜱是主要措施之一,在蜱活动季节,定期通过药浴或喷雾杀虫对易感羊群进行消毒;发现病羊、隐性感染羊需要立即扑杀并焚化。在疫区可接种鸡胚化弱毒疫苗。对于羊、羊肉、羊的精液和胚胎等,严禁从痒病疫区引进。病死羊禁止加工成蛋白质饲料,反刍动物蛋白也不能对牛、羊进行饲喂。对市场和屠宰场的肉类应进行严格检疫,检出的病羊肉及时销毁,不得进入市场或流通领域。受到感染的羊及其后代必须坚决扑杀。定期对羊舍周围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常用的有:焚烧,5%次氯酸钠溶液作用2小时,5%~10%氢氧化钠溶液作用1小时,3%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浸入煮沸10分钟。
(六)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发现疑似病羊或已经发病的羊,迅速做出诊断后,应立即扑杀全群,并进行深埋或焚烧销毁等无害化处理。
§§§第五节 破伤风
破伤风也被称为强直症、锁口风,属于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是由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导致的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
破伤风杆菌仅在厌氧伤口内滋生,并不散播到别处,本病的特征主要为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和肌肉强直性痉挛。
(一)病原
本病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属于梭菌属的一种,菌体细长,长4~8微米。宽0.4~0.6微米。本菌形态上的特征为周身鞭毛,芽孢呈圆形,直径比菌体宽大,似鼓槌状。革兰氏染色阳性,带上芽孢的菌体易转为革兰氏阴性。
1.细菌的培养 本菌为专性厌氧菌,接触氧后可快速死亡。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环境为7.0~7.5,营养要求不高。在血液琼脂培养基可观察到4~6毫米的菌落形成,在菌落的周围可发现狭窄的茁溶血环。在疱肉培养基中培养,肉汤呈轻度浑浊,肉渣部分被消化,微变黑,有气体产生,生成甲基硫醇(有腐败臭味)及硫化氢。
2.抗原性 本菌有不耐热的鞭毛抗原,通过凝集试验可将其划分为10个血清型,其中第V型在我国最为常见。本菌能产生破伤风痉挛素和溶血素。破伤风痉挛素可导致神经兴奋和肌肉痉挛,溶血素能够溶解红细胞。
3.抵抗力 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与其他细菌大致一样,但芽孢型破伤杆菌比较强大。一般在在表层土壤中存活时间可达数年,煮沸1~3小时才能将其杀死。高压121℃温度下15分钟可将其灭活。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本病易感对象通常为羔羊及产后母羊。
2.传染源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破伤风梭菌,尤其要注意种植园中的土壤。病原一般经伤口进行传播。
3.传播途径 当羊带有适合破伤风芽孢发育繁殖的伤口极容易产生外毒素,例如病羊创伤深,创口小,创伤内组织有严重损伤,并有出血和异物,常易引发此病。羊经历钉伤、剪耳号伤、脐带伤、刺伤、阉割伤及手术伤后容易感染破伤风。羊经创伤感染破伤风梭菌后,再加上创伤内具备缺氧条件,在创口内的病原体不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而发病。此外,很多病例在临床诊断中上常常找不出创伤,这可能是由于创伤在破伤风潜伏期中已经愈合,或者感染是经胃肠黏膜的损伤而引起。
4.传播方式 动物个体之间并不存在传播条件。
5.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并不存在季节性特征,多为散发。
(三)致病机理
伤口被破伤风梭菌芽孢感染后,菌体在有深创、水肿及坏死组织且缺氧的条件下不断发育繁殖,并产生毒素。毒素经外周神经纤维间的空隙及血液侵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当与神经组织中神经苷脂结合时,可造成脊髓的抑制性突触封闭,抑制冲动的传递介质被抑制性突触末端不断释放出来,这样上神经元与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冲动传递被中断,最终导致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和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症状。长时间的强直症状可使循环器官出现损伤,血液动力学出现紊乱,并引发病羊死亡。
(四)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破伤风潜伏期一般为1~2周,时间短的只有1天。成年羊病初症状并不典型,有时只观察到自主卧下或起立困难。疾病的中、后期,特征性症状开始出现,逐渐发展为四肢强直,运步困难,高跷步态,饮食、吞咽困难,牙关紧闭,流涎吐沫,瞬膜外露,瘤胃鼓气,腹泻,角弓反张,全身僵直。病羊遇刺激则全身痉挛、卧地不起,摔倒后四肢呈木马样冶开叉,急于爬起,却又无法站立。母羊在产死胎或胎衣停滞后多发生强直症,产出的羔羊因发生脐带感染,病死率比较高。病羊体温一般正常,但死前体温可上升到42℃。本病病理变化并无典型特征性。
(五)诊断要点
破伤风的诊断可根据病羊的创伤史和临床破伤风综合症做出诊断。
1.细菌学诊断 采集创伤感染部位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动物接种试验等相关检验,最终可做出确诊。
2.鉴别诊断 要注意破伤风与马钱子中毒、癫痫、脑膜炎、狂犬病及急性风湿病的鉴别诊断。
(1)马钱子中毒 多为迅速发生,呈间断性,如果病羊没有快速死亡,即可快速恢复。
(2)癫痫 本病导致的痉挛症状为间歇性,病羊并不表现出牙关紧闭及反射兴奋性增高等症状。
(3)脑膜炎 本病可导致病羊精神沉郁,但并不表现出牙关紧闭。
(4)狂犬病 患有狂犬病后,羊并不表现出牙关紧闭和两耳竖直的症状。
(5)急性风湿病 急性风湿病可见僵硬部位有疼痛和肿胀出现,但并不表现出精神紧张,反射兴奋性也并无增高。
(六)防治措施
破伤风的治疗应采取护理、创伤处理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
发生外伤时,需及时对伤口进行碘酒消毒。对羊进行去势、剪脐带、剪耳号等处理后,同样必须严格消毒。治疗羊破伤风病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有效的护理措施,要注意使病羊安静,确保休息环境通风良好,避光、避声,且清洁干燥;同时饲喂要保证营养充足,使羊尽快恢复身体,避免病羊摔倒、碰伤或者出现肺炎、肠炎等并发症。
对于受到感染的创伤,需经过严格有效的防腐、消毒处理,将脓汁、异物、坏死组织及痂皮等完全排除干净,然后对创面用3%过氧化氢溶液、2%高锰酸钾溶液或5%~10%碘酊进行消毒,之后可结合注射青链霉素到创伤周围,以将破伤风毒素来源彻底清除。
1.免疫预防 在临产前一个月,对妊娠母羊肌内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可促进机体抗体的产生,羔羊在吸吮母乳的过程中亦可获得一部分被动免疫。发病早期使用破伤风高免血清治疗效果较好,注射方法为,一次分点进行肌内注射20~80毫升,或分2~3次将20~80毫升高免血清注射到体内,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方法都能达到较好效果,破伤风血清在体内保留时间大约为两周。
2.治疗 用25%硫酸镁注射液10~20毫升进行肌内注射,从而有效缓解肌肉痉挛症状,或者进行静脉注射,但在注射过程中要谨慎行事,避免病羊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第六节 羊口蹄疫
口蹄疫是偶蹄类动物常感染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导致。发病的典型特征为口腔黏膜和鼻、蹄、乳头等处皮肤遍布水疱和烂斑。本病传播途径为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羊口蹄疫全年均可发病,但秋、冬和春季更为常见。
(一)诊断要点
羊患病初期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拒食,精神沉郁,闭口、流涎,脉搏和呼吸加快。绵羊发病时在四肢的皮肤、蹄和蹄踵间常发生水疱和糜烂,可引起轻度跛行;山羊症状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黏膜炎,水疱见于硬腭和舌面,蹄部病变较轻。水疱经1~2天破裂并形成烂斑,然后可自行愈合。其他并发症出现的情况下,羊口蹄疫有良好愈后,死亡率较低。母羊感染常可导致流产。奶山羊有时在乳头上有病变发生,奶量也会明显减少。哺乳期羔羊是易感染群体,多有出血性胃肠炎出现,最终因心肌炎而死。病毒侵害心肌后可导致恶性口蹄疫,死亡率可达20%~50%。
病羊常在口腔和蹄部发生水疱和烂斑,此外,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黏膜有时也可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小羊常患有血性胃肠炎。恶性口蹄疫主要症状为,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黏膜形成烂斑和溃疡,心脏舒张脆软,心肌切面可见灰红色或黄色斑纹,或者有不规则的斑点,形成所谓的”虎斑心冶。
(二)用药指南
1.治疗 当发现口蹄疫病情后,需对病羊格外加强护理,例如圈棚要保持干燥,圈内通风要良好,供给柔软饲料(如青草、米汤等)和饮用清洁水,经常对圈棚进行消毒。羊口蹄疫常用治疗措施主要为以下方面:
(1)口腔 用清水、食醋或0.1%~0.2%高锰酸钾冲洗口腔后,将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克、碘化钾5克、酒精100毫升,溶解后加入甘油100毫升)涂抹在糜烂面上。也可在口腔内撒布冰硼散(冰片15克、硼砂15克、芒硝18克,研成细末)。
(2)蹄部 将蹄子浸泡在3%臭药水或3%~5%硫酸铜药液中,擦干后将松硫油、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涂抹于蹄部患处,并用绷带包扎好,也可将研成粉末的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加少量食盐粉涂抹于蹄部的患部。
(3)乳房 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乳房,然后用青霉素软膏或其他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涂抹乳房患处。为避免引起乳房炎,需要定期将奶挤出。也可使用中药治疗方法。
(4)恶性口蹄疫 病羊患有恶性口蹄疫时常有心功能不全的并发症出现,除局部进行治疗外,还应补液强心(用葡萄糖盐水、安钠咖),或口服结晶樟脑,每日2次,每次5~8克,治疗效果较好。
(三)预防
为了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可对羊注射与当地流行毒株同型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鼠化弱毒活疫苗可对4个月以上的绵羊、山羊O型口蹄疫进行有效预防。注射方法为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持续6~8个月。
§§§第七节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也被叫做软肾病冶”类快疫冶,是一种急性经过的散发性传染病,通常为感染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导致发病。膘情较好的绵羊在2~12月龄多易感染此病。流行特征为散发性流行。
(一)诊断要点
1.发病特征 本病为突然性发作,症状较少被发现,在观察到症状后羊的死亡也随即发生。早晨通常在羊圈舍中发现膘情好的羊已经死亡。可被观察到的症状为病羊四肢发抖、抽搐、头颈及四肢伸开、卧地、流涎、磨牙、转动眼球,有的会表现出厌食、停止反刍、腹痛、排稀粪且带恶臭味,病羊步态蹒跚,死亡常发生于1~2天后。死羊可观察到腹部膨大,口鼻有泡沫性液体流出或胃内容物为黄绿色。
2.病羊解剖特征 可观察到肠道鼓胀,小肠黏膜淤血、出血,严重情况下,整个肠段、肠壁呈血红色;肾脏呈红色乳糜状,软化如泥样,肾皮质部可见棉毛冶状坏死灶;心脏扩张,心内及外膜有出血点。
(二)用药指南
1.常规药物治疗 该病具有病程急的特征,多数情况下不能及时救治。病羊刚发病且症状较轻时可采用以下常规药物治疗方法:
一是青霉素160万国际单位或青霉素8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1克混合均匀并进行肌肉注射,接下来的注射量应减半,每隔4小时注射1次。结合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部分羊能够治愈。
二是患羊有脱水现象时,采取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500毫升及1%安钠咖5毫升,或生理盐水500毫升。出现腹痛症状时,可肌肉注射30%安乃近6~8毫升。
三是对怀孕2月以上并出现严重腹泻或出现腹痛的羊要保胎,可肌肉注射黄体酮20~30毫克,连用2~3天,每天1次。病羊病情严重时,可静脉输血150~200毫升,治疗效果较好。 2.中药治疗 对发病羊群可灌服中药治疗,药方为:苍术9克、大黄9克、贯仲4克、龙胆草4克、玉片3克、甘草9克、雄黄l克(另包)。以上为一只羊的用量,大群应用时,可按羊数将药量配足。使用方法为,前六种药先加水煮煎,后加雄黄,接着对每只羊按量灌服,灌后加服少量青油。
3.免疫接种 对于常发病地区,每年可肌肉注射一次”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冶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和黑疫五联苗冶,不分年龄大小,羊每只注射量为5毫升,免疫期一年。
§§§第八节 狂犬病
狂犬病,也被称为恐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通常由狂犬病毒引起。病羊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度神经调节障碍,患羊出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终多因神经麻痹而死。
在公元前556年,古人就已经得知本病是由疯狗咬伤所致。1881年,巴斯德(Pasteur)在病兽脑中发现病毒,1885年则成功研制出人用疫苗。1904年,Negni在狂犬病发病动物的脑中发现了包涵体,它因此被命名为内基氏小体。目前本病的流行,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常见,但流行严重的地区一般为亚洲和南美洲。
(一)病原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一员。其外形呈弹状,长约180纳米,宽75~80纳米,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最外层是带有若干个10纳米长的钉状糖蛋白纤突的囊膜,它可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狂犬病病毒繁殖一般仅在动物中枢神经细胞内进行,在细胞浆内可发现有多个嗜酸性包涵体,呈圆形、椭圆形、菱形,直径3~10纳米,边缘整齐,大脑海马角处可发现大量存在,此包涵体又叫做内基氏小体。根据资料显示,狂犬病病毒对鹅红细胞有凝集作用,但对其他动物和人的红细胞则不能产生凝集。
1.病毒培养 病毒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地鼠肾细胞、小鼠上皮样细胞中进行繁殖,条件适宜情况下还可形成蚀斑。
2.抗原性 狂犬病病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街毒,狂犬病病毒一般由自然界发病的动物中分离出来。另一种是固定毒,是街毒通过多次兔体传代使其对人和动物的毒力得以减弱的毒株。病毒囊膜上的糖蛋白即为狂犬病毒的保护抗原。经过单克隆抗体病毒中和反应,可将狂犬病毒划分为四个血清型,但交叉保护试验并无差异。
通过基因的同源性比较,狂犬病病毒可划分为7个基因型。
3.抵抗力 本病毒对外界并无较强的抵抗力。在50℃温度下15~60分钟,70℃温度下5分钟,100℃温度下2~3分钟,便可将病毒灭活。也可借助紫外线和X线照射将其灭活。此外,甲醛、升汞、乙醚、酸或碱也可实现病毒的灭活。病毒在冻干或冷冻状态下能够长期保存,在50%甘油溶液或4℃温度下存活时间可为数月到一年。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野生动物和家畜具有较强的易感染,一般羊较少发病。本病的发生与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关系。许多野生动物均可自然发病,如狼、貂、狐、豺狼、鹿及其他动物。兔、豚鼠、小鼠及鸡等实验动物中均可发生感染,人也具有易感染性。
2.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一般为带有病毒的家犬、病羊及某些带有病毒的野生动物。
3.传染途径 狂犬病病毒多在病畜的延脑、大脑皮质、海马角、小脑和脊髓中存在,大量病毒也常发现于唾液浆和唾液中,病毒可随唾液排出体外,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15天,唾液中即有病毒排出,在临床症状消失后6~7天也能够排毒。患病动物经唾液腺排毒,并以咬伤为主要传播途径,多数病例是被带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方式为气雾溶胶感染或伤口感染。
4.传播方式 主要是个体之间的水平传播。
5.流行特点 本病多由患病的家犬及带毒的野生动物咬伤引起,通常只有一部分动物发病,本病的流行与发病并不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新的流行比较明显,以散发性流行为主。
(三)致病机理
病毒存在于发病动物唾液中,并通过羊被咬伤部位进入皮下组织,病毒沿神经纤维向神经中枢不断深入,并继续散布于神经系统中。病毒既可以向心方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离心方式由中枢神经系统向外周神经扩散。存在于唾液腺和唾液中的病毒,按离心方式进行传播。在中枢系统不断进行繁殖的病毒,一方面对细胞进行侵害,另一方面还将对血管壁造成损害。受损血管壁将导致血管四周的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受到刺激,通常会导致羊的兴奋症状,当病毒波及延脑时常造成发热、多尿和糖尿,到病毒感染后期,神经细胞变性后,可导致麻痹症状不断出现。呼吸中枢神经麻痹是直接导致患羊死亡的原因之一。
(四)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1.主要症状 羊狂犬病一般有4~6周的潜伏期,典型经过主要有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1)前驱期 感染后的8~48小时即为前驱期,病羊主要表现出精神抑制,常在暗处躲避,异嗜,喜食碎石、泥土、干草、羽毛及木片等异物。咬伤处会出现瘙痒,随后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唾液分泌量增加,有时则表现出呆立不动。
(2)兴奋期 经历1~2天的前驱期后开始进入兴奋期,病羊常表现出精神狂躁不安,盲目奔走,具有攻击性,可对动物及人进行攻击。在发病的狂暴过程中,狂暴沉郁常交替性出现。此病将导致咽喉麻痹,吞咽神经及舌下神经变性。因而患羊常表现出下颌下垂,吞咽困难,饮水困难。咽喉麻痹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将不能饮水,并表现出见水即神志紧张,因此又被称为恐水病。兴奋期一般持续3~4天。
(3)麻痹期 病羊主要表现出身体消瘦,精神高度迟缓,当发生咽喉肌麻痹之后,下颌肌、舌肌、眼肌等也相机表现出不全麻痹,并导致斜视。因脊神经变性导致后躯麻痹时,患羊常卧地不起。麻痹期一般为6~8天,有时也可发展到10天,最终死于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
2.病理变化 病羊尸体消瘦异常,可视黏膜颜色呈蓝紫色,血液比较浓稠,且不能凝固,体表可观察到伤口或裂伤。口舌黏膜发生糜烂,牙齿折断。胃内空虚或有异物填充,胃黏膜严重发炎,胃黏膜发生充血、出血或糜烂。肠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症。组织学上本病可发现非化脓性脑炎变化,在大脑海马区、小脑和延脑的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可观察到嗜酸性包涵体。
(五)诊断要点
结合羊咬伤病史及狂犬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一般可以确诊。如果需要取脑部组织作实验室诊断,一般是在病羊死后进行。
1.病毒学诊断
(1)内基氏小体检查 对海马角、小脑、延脑等进行触片和组织切片染色检查,内基氏小体检查结果为为阳性,即可做出诊断。对于检查结果为阴性的,还不能立即否定不是狂犬病,还应通过生物学诊断进一步判断。
(2)动物接种试验 用肉汤或生理盐水将研碎后的脑组织制成10%乳剂,低速离心15~30分钟,提取上清液,并按1毫升溶液加入青霉素1000国际单位、链霉素l毫克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一小时后,选择6~10只实验鼠进行脑内接种,每只小鼠注射量为0.01毫升。如果存在狂犬病病毒,注射后第9~10天一般会出现死亡,死前1~2天小鼠表现出兴奋及麻痹症状。为了缩短诊断时间,在第5~7天可杀死一只小鼠,并对内基氏小体进行检查,剩余继续观察。第9~11天如并未发现死亡,可将观察持续到第21天。
(3)荧光抗体诊断技术 这种方法具有诊断快速而准确的优点,适宜大范围推广。
2.鉴别诊断 狂犬病的鉴别诊断需与破伤风、脑炎及脑膜炎相鉴别。
(1)破伤风 通常只有较短的潜伏期,可表现出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但并不会出现恐水症状。
(2)脑炎及脑膜炎 通常与狂犬病前驱期的症状表现相似,但前两者并无咬伤史,症状表现中的精神状态迟钝、嗜睡、昏迷及惊厥等,与狂犬病症状中的神志清醒、恐慌不安等并不一样。
(六)防治措施
1.免疫预防 对羊群应加强应有防护措施,避免野犬及狼进入并将羊咬伤。对野犬可进行扑灭处理,军犬或家犬应根据免疫计划定期注射狂犬病弱毒疫苗,减少狂犬病毒的传播几率。
2.治疗 羊被咬伤后,可先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冲洗,随后应用0.1%升汞、2%~5%碘酊或3%石炭酸溶液妥善处理伤口。此外,最好在咬伤24小时之内注射狂犬病弱毒疫苗,注射方法为:皮下注射10~25毫升,隔3~5天后进行第二次注射,同时对羊的症状表现要密切关注,如发现发病征兆立即扑杀处理。也可对每只羊皮下或肌内注射抗狂犬病高免血清50毫升,根据情况需要可进行第二次注射,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第九节 羊口疮
羊口疮,也叫做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口唇、鼻、乳房等部位皮肤、黏膜形成脓疱、丘疹、溃疡以及疣状厚痂。
(一)病原
病原为羊口疮病毒,属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粒子通常排列较为规则,形状为砖形或椭圆形的线团样。本病毒对外界环境能产生较强的抵抗力,干燥痂皮内残留的病毒在夏日阳光下照射20~60天,其传染性逐渐丧失;病毒散落于地面时能够越冬,第二年春季仍具备感染性。对羊口疮病毒消毒时,常用的消毒药为1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20%热草木灰溶液。
(二)流行特点
3~6月龄的羔羊易感染此病,并具有群发性流行的特点。成年羊也常见感染,但其流行具有散发性的特点。人对本病也表现出敏感性。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羊和病毒携带羊,感染途径为通过受到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本病也可通过引入病羊或病毒携带羊,使用被病羊污染的圈舍或牧场而导致自然感染。基于病毒较强的抵抗力,羊群中本病的危害可持续多年。
(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为4~8天。在临床诊断中,羊口疮可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三种,有时也发生混合型感染。 1.唇型 发病初期可在口角、上唇或鼻镜形成散发的小红斑,之后将转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形成小疱或脓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疾病为良性经过时,1~2周后痂皮因干燥将自然脱落,病羊随之恢复健康。病情严重时,患部除继续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痂垢外,还会出现互相融合的现象。进而对整个口唇周围及眼、脸和耳郭等部位造成影响,并出现大面积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有肉芽组织增生,随后不断增厚的痂垢将导致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现出桑葚状隆起,正常采食将受到影响,病羊身体日渐衰弱。有时可发生坏死杆菌、化脓性病原菌的继发感染,使深部组织发生化脓和坏死,病情严重恶化。有时水疱、脓疱和糜烂可发生于口腔黏膜,导致病羊出现采食、咀嚼和吞咽困难。
2.蹄型 多数病羊仅一肢患病,但也可见病毒同时或相继侵害多数甚至全部蹄端。水疱、脓疱症状多出现于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其发生破裂后可产生由脓液覆盖的溃疡。发生继发感染将使组织发生化脓、坏死,并可影响到基部、蹄骨,直至肌腱或关节等部位。病羊常表现出跛行,长期卧地,病程时间长。此外,疾病可在肺脏、肝脏及乳房中发生转移性病灶,病情严重时,病羊将因衰竭或败血症而死亡。
3.外阴型 外阴型羊口疮并不多见。病羊常有黏性或脓性阴道分泌物产生,肿胀的阴唇及附近皮肤上常引发溃疡,乳房和乳头皮肤(多因病羔吸吮时传染)出现脓疱、烂斑和痂垢。公羊则以阴囊鞘肿胀、发生脓疱和溃疡为主要特征。
(四)诊断
1.现场诊断 综合诊断一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判断。
2.实验室诊断 现场诊断较难对疾病进行确诊时,可对病毒进行分离培养或对病料进行负染色并直接进行电镜观察。此外,也可通过血清学方法诊断,如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和变态反应等。
3.类症鉴别
(1)与羊痘的鉴别 羊痘的痘疹为全身性发作,病羊还会出现体温升高,全身反应比较严重。痘疹结节在皮肤表面呈圆形突出,有明显界限,似脐状。
(2)与坏死杆菌病的鉴别 坏死杆菌病症状为组织坏死,不会产生水疱、脓疱病变,也无疣状增生物出现。通过细菌学检查和动物试验即可准确区分。
(五)防治
1.预防 第一,禁止从疫区引进羊或购入饲料、畜产品等。引进羊须严格进行检疫,经过隔离观察2~3周,同时对蹄部多次清洗、消毒后,检测无病者方可与健康羊群混合饲养。第二,确保羊的皮肤、黏膜不受损伤,对饲料和垫草加强管理,以防异物刺伤。
饲料中可加喂适量食盐,避免羊啃土、啃墙等行为,从而减少外伤发生。第三,本病流行区可免疫接种羊口疮弱毒疫苗,使用的疫苗株毒型与当地流行毒株应一致。或者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采集当地自然发病羊的痂皮,通过回归易感羊得到活毒疫苗,划痕接种于未发病羊的尾根无毛部,10天后免疫力即可产生,有效期为1年左右。
2.治疗 治疗时,首先应除痂垢,可在患部涂抹水杨酸软膏将痂垢软化,除去痂垢后应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对创面进行冲洗,然后对患部涂抹2%龙胆紫、碘甘油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每天1~2次,直至疾病痊愈。蹄型羊口疮治疗时,可将蹄部放置于5%~10%甲醛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分钟,连续浸泡3次;也可隔日应用3%龙胆紫溶液、1%苦味酸溶液或土霉素软膏对患部进行涂抹。
§§§第十节 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羊往往发病突然,病程时间短,多呈急性死亡,其特征为真胃粘膜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菌体在低洼草地、熟耕地及沼泽常以芽孢形式分布,羊采食被菌体污染的饲料与饮水后,菌芽孢侵入消化道或伤口进而感染。绵羊对本病最敏感,其中6~18月龄,营养膘度中等以上的最易发病,山羊并不常见此病。本病的诱发因素为,初春、秋冬季节中的气候突然转变、阴雨连绵或羊采食的饲料中常冰冻带霜。
(一)症状
羊表现出最急性型发病时,常常并无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急性型初期阶段病羊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愿走动或有运动失调、单独离群现象;饮食和反刍突然停止,磨牙,腹痛呻吟,口内可见带有泡沫的血样唾液流出。病程较长时,病羊可见排便困难,呼吸急促,痉挛倒地,四肢呈游泳状,死亡多发生于2~6小时内。死亡较慢发生的病例,常表现出饮食下降,腹部鼓胀和拉稀,伴有腹痛症状,有时死亡前可观察到结膜充血呈”红眼冶。病羊的体温计现不一,有的为正常体温,有的体温升高至41℃左右。疾病后期病羊将出现过度衰竭、昏迷并有磨牙现象,多数死亡在一天内发生,极少数的死亡可在2~3天后。
(二)剖检
病羊死后即刻进行剖检,可观察到真胃黏膜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块和表面坏死,胸腔、腹腔、心包存在大量积液,心内及外膜可发生点状出血,肝肿大、质脆,胆囊肿大。
(三)诊断
本病常导致突然死亡,生前诊断有一定难度,死后检查真胃病变,如果观察到出血性炎症损害,可初步诊断,但进一步确诊需要通过微生物学检查进行判断。
(四)防治方法
1.预防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对可能诱发本病的不利因素应及时予以清除。在本病的易感地区,每年夏末秋初为疾病高发季节,对未发病的羊应及时注射疫苗进行预防。可接种羊快疫、羊猝殂、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羔羊痢疾五联疫苗,大小羊一律皮下注射5毫升,2周后免疫力开始产生,免疫期可持续5个月以上。对发病的羊及时进行隔离,对场地及用具进行消毒,对死尸应烧毁或深埋处理,禁止作其他利用。
2.治疗 本病死亡发生比较迅速,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病程较长的病羊可进行对症治疗,如及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以实现肠道消毒、排毒。结合强心输液进行解毒治疗,对发病死亡慢的病羊治疗效果较好。
§§§第十一节 口炎
口炎是羊的口腔黏膜表层和深层组织发生炎症的总称。临床特征为采食、咀嚼苦难,流涎,食欲下降或停止,口腔黏膜潮红、肿胀。临床常见单纯性局部炎症和继发性全身反应。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非传染性病因,包括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引发疾病。羊在采食过程中,误食了尖锐的树枝或秸秆导致口腔损伤进而因感染而发病,羊在接触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强的化学药品或有毒物质刺激,导致口腔黏膜出现损伤进而感染发病。传染性病因,主要是在某些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病过程中继发或伴发口炎,如羊口疮、口蹄疫、坏死杆菌病、羊痘等都可导致口炎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
口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是采食和咀嚼障碍。病羊口腔黏膜发生炎症时,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病羊采食时常只食用植物的柔软部分,不愿采食粗硬饲料,咀嚼比较缓慢,甚至不敢咀嚼,可见饲料从口中掉出。在炎性刺激下,唾液分泌增多,在咀嚼过程中可观察到口角有白色泡沫或大量唾液呈丝状流到口外。同时病羊表现出口腔黏膜潮红、肿胀、疼痛、口温增高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造成发热等全身症状。
1.继发性口炎 病羊表现出口腔黏膜潮红、肿胀、疼痛,流涎。严重时患部可发生出血、糜烂、溃疡,或造成身体消瘦。此类口炎多表现出全身反应,如体温升高等,具体表现为,当羊患羊口疮时,口腔黏膜以及上下嘴唇、口角处发生水疱疹和出血干痂样坏死;患口蹄疫时,除口腔黏膜发生水疱及烂斑外,趾间及皮肤病变也相似;患羊痘时,口腔黏膜有典型的痘疹,此外,乳房、眼角、头部和皮下皮肤等处也可发生痘疹。
2.霉菌性口炎 羊有采食发霉饲料的病史,病羊表现出口腔黏膜发炎、腹泻、黄疸等症状。
3.过敏反应性口炎 羊突然采食或接触某种过敏源可导致此病,病羊表现出口腔有炎症,在鼻腔、乳房、肘部和腹部内侧等部位多发生充血、渗出、溃烂、结痂等变化。
(三)病理变化
羊口炎常见卡他性口炎、水疱性口炎、溃疡性口炎。
1.卡他性口炎 口腔黏膜出现弥漫性或斑点状潮红,硬腭发生肿胀。唇部黏膜的黏液腺受到阻塞时,可见散在的小结节和烂斑。舌面可见草绿色或白色舌苔。
2.水疱性口炎 在唇部、齿龈、口角附近或舌面等部位发生粟粒大,乃至蚕豆大的水疱,水疱内充满透明或黄色液体,3~4天后,水疱破溃将形成边缘不整齐的红色烂斑,病羊因疼痛而出现饮食下降的症状,并可见体温升高,5~6天后可痊愈。
3.溃疡性口炎 齿龈和口腔黏膜处比较常见,病变部位发生糜烂、坏死或溃疡,齿龈容易出血,从口中流出灰色恶臭唾液。病羊下颌淋巴结及唾液腺有时可观察到轻微肿胀现象。
(四)诊断方法
诊断时,可±据病羊采食情况和口腔黏膜的炎症变化、流涎等做出判断。同时要特别注意鉴别单纯性口炎和继发性口炎,口炎如果是某些传染病的继发症状,如口蹄疫、羊痘、蓝舌病、羊坏死杆菌病等,应注意及时对患羊进行隔离,并进一步对原发传染病进行诊断。
(五)治疗方法
1.消除病因 提高饲养管理条件,对刺伤口腔黏膜的异物要及时清除,病羊应饲喂易于消化的优质青干草、青绿饲料及清洁饮水,必要时可补喂牛奶、羊奶。
2.净化口腔 对口腔的消炎收敛,可应用1%食盐水或2%~3%硼酸溶液或0.1%百毒杀消毒液对口腔进行冲洗治疗。病羊不断流涎时,可选用1%明矾溶液或鞣酸溶液,0.1%氯化苯甲烃铵溶液,0.1%黄色素溶液对口腔进行冲洗治疗。对于溃疡性口炎,冲洗后涂碘甘油或0.2%龙胆紫溶液,也可涂磺胺甘油混悬液。治疗重剧性口炎时,需要进行口腔的局部处理,并辅之以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应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B6等。
3.中药治疗处方 治疗口炎可应用青黛散:青黛、黄连、黄柏、薄荷、桔梗、儿茶各等份,研为细末,装入布袋并在水中浸湿,让病羊含在口中,饲喂时可取下,吃完后继续含入口中,每天或隔日换一次药。也可应用柳花散:黄柏50克、青黛12克、肉桂6克、冰片2克,各研细末,混合均匀,涂抹于口腔内的疮面上。或用硼砂6克、青黛12克、冰片5克,共研细面,涂抹在口舌的患病部位。
4.预防措施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调配饲料应科学合理,避免羊误食刺激物和毒物,或遭受物理、化学性因素或有毒物质的刺激。
加强防疫与检疫工作,在羊群中应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从而有效预防某些传染病继发性口炎。发现羊有传染病合并口炎时,应及时进行隔离与消毒,饲槽、用具可用2%的碱水刷洗消毒。

相关推荐

第9章 羊肉的生产

§§§第一节肉羊的屠宰一、肉羊屠宰前的准备和要求(一)屠宰前严格检疫要从保证消费者的健康角度考虑并符合畜禽卫生检验监督部门的要求,对屠宰的羊,进行严格的兽医卫生 …

第8章 肉羊常见疾病与防治

§§§第一节羊舍卫生为了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的机会,净化周围环境,要保持羊的圈舍的清洁、干燥;做到及时清除粪便及污物,并将其堆积发酵;饲草、饲料要保持新鲜, …

第7章 肉羊的育肥技术

§§§第一节育肥前的准备肉羊育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想获得满意的育肥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特点和育肥者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 …

第6章 肉羊的繁育技术

§§§第一节羊的繁殖生理一、性成熟性器官已发育完全、睾丸(卵巢)和性腺中开始产生健壮的性细胞和分泌激素的时期称为性成熟。这一时期,母羊出现发情现象,如果令其交配 …

分享到朋友圈

第3章 羊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