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回去种荒废的土地本身就不符合现状,就是让农民再种荒废的土地都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土地荒废有这么几个原因:
土地荒芜到处都是
1、山梁丘陵的土地,道路崎岖,土壤贫瘠
2、两季作物中的二茬收入不好
3、形不成规模,无法机械种植
这三个原因,我认为是当前土地撂荒的主因,从种植本身来看,如果没有经济效益的话,别说农民自己了,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去种植。所以,经济效益还是主要矛盾所在。比如农民出去打工一天可挣150元,一个月4、5000元的收入,一年5、6万元,如果依靠种植也许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我国的土地多数山地为多,而且是老人留下来的,多数没有形成可机械种植的大块田,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山地的种植热情。当然,政府一直在考虑做山地交通的改造,以及梯田的改造,同时有规模化的种植引导,这是个方向。谁都一样,如果看到了效益,人是靠引导的,都会自然地回来搞种植。
切实加强土地水利及交通改造
当然了,如果真正能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个体农民也就不用再回来了,由少数人来运作就完全可以了。这是与当前土地流转政策不违背的。
土地撂荒与粮食价格收入有强相关,以上我们讲的实际山地条件不好,现在就是一些平地有水的地方,也充斥着撂荒现象。主因就是种植与不种植的经济效益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有时候会白干,与人工投入不相符。当然了,就是在当前玉米、小麦价格强涨的情况下,农民也还是在考虑种与不种的问题,矛盾焦点在于种粮与打工的收入对比。
那么具体怎么才能让农民回乡种地呢?我认为结合上面3个问题,加以解决,大家自然会做出个抉择,比如在政策上可以确定撂荒多少时间国家收回重分,山区交通、水利等设施全面改造、土壤改良等,都是当务之急。
山地知己改造及土壤改良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