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土池内栖鱼峁上蚯蚓的养殖方法
鳝蚯混养土池内栖鱼峁上蚯蚓繁殖生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土池养鳝产量的高低。抓好这项同步配套养殖生产,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具体的养殖方法如下。
(1)基料的选择与发酵。“三防”鳝蚯蚓养土池内的栖鱼峁上繁殖蚯蚓,最适宜选择牛粪拌浮萍作为基料。基料以堆积栖鱼峁上30厘米厚为足。当基料积满峁上后,可用塑料薄膜覆盖增温,以利基料发酵腐熟。当气温在18~28℃时,20~25天后基料自然熟化,用手捏基料成一团,举起松手让基料团落到地面,如果其团跌成粉状或细粒状,说明基料已经发酵好了。
(2)投种与留种。栖鱼峁上可选择爱胜赤子或湖北环毛蚓等作为蚓种,每平方米投放爱胜赤子1万条左右,湖北环毛蚓4000条左右。蚯蚓种投放之后,需在基料上盖一层青草或干杂草,以遮荫保墒,也可以栽些近水生植物遮荫、蔽光。蚯蚓种在有肥、有墒的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大约27~35天,其繁衍的第一代蚯蚓已趋肥大,这时便可以提高水位,迫使蚯蚓出行,让黄鳝美餐。在提高水位时,不可完全淹没栖鱼峁,要使水位处于将淹峁而又不淹峁的位置,使之留下蚯蚓种苗,以利下次重新增殖生产。
(3)遮荫、保墒与更换基料。在栖鱼峁上蚯蚓的增殖生产过程中,应在峁上移栽些半枝莲、墨旱莲、辣蓼和乌龙冠等近水生植物,为蚯蚓遮荫蔽光。在天旱时,要经常在峁上浇水,以保墒让蚯蚓正常生长。每一次没水后,要重新更换或增添新鲜腐熟的基料。增添基料时,将峁子中心陈旧废料掀至四周,把发酵好的新鲜基料补充于其中,并充分湿水,重新盖上青草或移栽近水生植物。
(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土池的栖鱼峁上繁殖蚯蚓,首先应注意不要在峁上操作时间过长或过量,尽量避免在峁上乱踩或滥挖。其次是要周期性地灌水淹没栖鱼峁,一般天凉27天1次,天热20天1次,每次淹没持续时间以3天为度。再就是淹没期过后,每天傍晚给黄鳝补充投食时,尽可能投在栖鱼峁四周的水中。此外,栖鱼峁上繁殖蚯蚓还要严防敌害,如蟾蜍、牛蛙、青蛙、龙虾、鸟等都对蚯蚓有很大的危害,应该采取得力措施,控制或消灭敌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