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翻塘惨过翻车,农村养鱼如何避免“翻塘”发生?"翻塘"又叫"泛塘",是淡水养鱼中产生损失最严重的现象。造成“翻塘”的主要原因是天气闷热,水质富营养物质含量高,水体严重缺氧导致鱼类死亡。
如何避免淡水鱼“翻塘”呢?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方法:
1、改浅塘为深塘一一鱼类是水生动物,长期生活在水体中,因此水体的深浅和面积大小决定鱼类的活动空间,适当的养殖水体面积不仅有利于日常管理,也有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正常的水体深度为1.5米一2米,这样水温恒定不会剧变,水质也相对较稳定。
2、改漏水塘为保水塘一一漏水塘由于水位高低不定,对鱼的生活习惯影响较大,因此,在冬季鱼塘整修时要搞好防渗工作,在塘底垫上一层黄泥,同时将塘堤土堤改造成混凝土堤或塘内砌石块,石块外围再筑黄泥防渗。
3、改死水塘为活水塘一一死水塘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塘水得不到及时注入新水进行换水就会导致塘水质富营养物资增加,水质变恶劣,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减少,鱼就会因缺氧而死亡。因此,经常注入新水,置换出有害物质,就能保证鱼类正常生长环境需求。
4、定期清整池塘一一定期清整池塘是改善池塘养鱼条件的有效措施,池塘经过一定年限的养鱼过程后,在塘底淤泥中沉积了大量的残渣余饵和鱼类排泄的粪便,如不清理,过量的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不仅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且还释放出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以及各种致病寄生虫和微生物,对鱼生长不利,也会引起“翻塘”现象加剧。
5、合理投饵一一投饵量应按天气来决定,严格按照晴天多投、阴天少投、雨天不投;早晨少投、中午多投、傍晚适量的原则,切忌过量或一次性投入。
6、加强巡塘一一池塘养鱼要注重“三分养,七分管”,一般要坚持每天巡塘三次。即黎明时观察鱼有无浮头现象或轻重程度如何,确定全天投饵、施肥数量和质量。中午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或入摄食情况。傍晚巡塘观察鱼有无浮头迹象,并除去水体中的残渣剩饵。特别值得提醒的是:在炎热的夏季,在半夜也要坚持巡塘,防止鱼类在半夜发生“翻塘”现象。
7、加强水体灭菌消毒工作一一由于经常性的人工投饵和鱼类排泄,导致水体中各种病虫害滋生,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这种现象更甚,因此,除了经常置换池水外,还要加强塘中水体消毒灭菌工作,促进水质改善,减少发生鱼类疾病和“翻塘”现象。消毒灭菌一般用悬挂漂白粉药袋或其他药物兑水全塘泼洒。
8、应急救治方法一一鱼类“翻塘”是爆发性的短时现象,一旦发生情况,应立即注入大量新水;启动增氧机;并每亩用10公斤黄泥用水调稀后加入加入10公斤食盐进行全塘泼洒;每亩用3一4斤石膏粉撒施;鱼浮灵每立方米水体10一20克溶解后全塘泼洒。
总之,要真做好预防鱼类“翻塘”工作,重在管理,做在细致,关健在“勤”。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