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年龄偏大不能提拨怎么办?就我国目前的任用干部标准来看,总的要求是干部年青化、专业化和知识化,在年龄杠杠上则是提九不提十,即提拨干部的年龄杠杠在50岁以内,不包含50岁,如果年满了50岁,在县级以下科员的,如果没有特殊专长和政绩,一般就没有再提拨的希望。
年龄到了50岁以上的国家公职人员,是一个等待离退休的年龄,除了专业性职业人员以外,大多数政府公职人员确实存在摆老资格,不求上进,混几年日子退了算了的想法。并且大家也心知肚明自已份量的轻重,即使想得到提拨,并不一定真正想干一番事业,而是暗地里的小算盘是想长个一级半格的工资,以便日后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能衣食无忧。
我有一个同事,在乡镇企管办工作,年龄接近50岁了,分管企业工作,他这是干的一件不痛不痒的事情,说明了,在乡镇一级到了他这个年龄就是混日子等着退休。在办公室上班时,他一直延续老干部作风,那就是: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或者到隔壁科室和其它同事海阔天空地聊天,搜罗天下奇谈怪论、奇闻异事打发时光;下企业时,与下面的人一番喧哗过后,接过人家端来的茶水和递过来的香烟,慢慢地掏出打火机,将香嘴反过来在打火灯上嗑了几下后,再夹在手上送到嘴巴边点上火,猛抽一口再吐出几个烟圈,然后喝上一口茶,接着煞有介事地询问起厂内的产量、产值和利润来,遇上高兴时还背着双手在企业管理人员的陪同下到车间转转,问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讲一些官场套话。由于他为人和善,遇事将就,虽然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但却平安地混到了退休,享受着退休后幸福的晚年生活。
上面讲的这种靠混日子到退休年龄的人不在少数,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却有一些人想发挥余热,在退休之前为国家干点实事的人。但对于这种情况,应首先牢记古人的训诫: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可以这样说,到了50岁以上的人,可以说在基层工作好多事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我们是好心想多干事,但在明争暗斗的官场上,许多事情都是很微妙的,说不定你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也许会被人认为你是故意与年轻人争名夺利。因此,假如我们在这个年龄段再无提拨的希望怎么办呢?上不去就当伯乐吧!让位给有希望的人其实也是一种做人的良好品德,这就是让贤,成人之美。与此同时,我们更要在工作中将年青人扶上马,送一程,搞好传、帮、带工作,这样,只要工作搞好了,关系理顺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皆大欢喜的乐事。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